壮族陶鼓艺术是都安大旺屯师公仪式中陶鼓打击套路中逐渐发展形成的壮族民间鼓乐艺术形式。2018 年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它以围绕陶鼓的唱、念、打、舞表演形式为主,鼓点打法有三清、四常、舞关刀、凤凰、大酌酒、屯兵、三清公洛、太常等8套。 传承人覃小农熟悉各种表演和鼓点打法,其技艺特点为:(一)敲打技法纯熟,灵活多变。熟悉掌握陶鼓的母鼓、子鼓的各种鼓点旋律和击打技巧,擅长在不同表演场合灵活跳转多种花样的陶鼓套路。演奏形式以母鼓与子鼓相配合为主,击打力度、节奏快慢得当且富于变化,鼓点音乐高低起伏有致、节奏强烈欢快。(二)表演朴实、感染力强。在各种表演场合都能使鼓点伴奏完美地融入现场的唱念、舞蹈的踩点伴奏之中,使整个场面壮观生动,引人入胜,完美的呈现壮族陶鼓“唱、念、打、舞”的民间艺术特色与魅力。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